close

 


第一次發現這個蜂窩是在八月底, 且是在門前一棵不太高的樹上。 我左思右想, 怎麼都想不透, 這麼大一個蜂窩, 為什麼我們都沒發現呢?


一天正好跟對面的Scott聊天, 就順便請教他關於我們家門前的這個蜂窩該如何處理, 他說這是Hornet, 跟Wasp不同。Hornet的功擊性很低, 不太會攻擊人, 除非讓它們覺得有人要攻擊它們的窩, 它們才會攻擊, 否則是無傷大雅, 但是如果我要除去這個窩, 就必須在晚上噴上Bee Killer, 第二天早上再來取下即可, 如果我不敢, 他可以幫我。我心理當然是希望最好他幫我弄, 但如果有萬一, 我怎麼對得起他老婆和兩個年幼可愛的女兒呢?所以這件事就擱在那, 一直沒有行動。


開學後, 不知是天氣漸涼所以樹葉少了些, 還是那些眼尖的孩子突然發現了新大陸, 這個大蜂窩開始變得比較顯目,有些好奇的孩子就每天拿石頭丟這個蜂窩, 我怕萬一有孩子被叮到, 那我肯定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在還沒想到應變措施前我決定寫一張”Caution Zone”的條子貼在外面, 沒想到不貼還好, 一貼引來更多的好奇, 於是乎蜂窩破了一個大洞, 相對的蜜蜂少了一大半, 要知道根據資料, 這樣大的蜂窩, 少說有400~700的工蜂(都是母的, 尾部有刺的)。


本來不想輕易殺生的, 這下子逼得我不得不以Safety first的考量來下手。蜂兒們, 原諒我吧!


買來了一瓶Bee Killer, 且是專殺Wasp和Hornet的, 利用月黑風高的夜晚, 穿上黑色的外套連帽(我以為蜜蜂不叮穿黑色的, 但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蜜蜂有色盲, 它們無法辨認紅色), 套上手套, 根據殺蜂劑的指示, 要站在離蜂窩兩公尺遠的地方再噴, 我心想站這麼遠怎麼可能噴得到, 所以自動往前靠近一公尺, 用力一噴, 吼, 果然噴力很強, 讓我不得不退後, 黑暗中似乎隱約可看到壯烈成仁的蜂兒掉了下來。 用盡了吃奶的力氣, 把整瓶都噴完後我立刻飛奔入屋, Safe!!


第二天我不敢太早去”驗屍”, 等到11:00左右, 我和Brian一起去探一探, 靜悄悄的, 看來應該是一舉殲滅, 於是拿個大袋子準備套蜂窩, 突然衝出兩隻蜜蜂, 還好我們跑得快。於是我們把昨天噴的殺蜂劑拿來, 把最後殘餘的部分對準這兩隻蜜蜂----噴! 終於我們順利的把這個蜂窩給摘除了!!!


 


大功告成, 我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這種黑色白尾的蜂叫做Bald-Faced Hornet, 只有北美州才見得到.


 


既然查了資料, 就讓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生物吧!


 


蜂后(Queen) : 一窩才一個, 負責產卵, 傳宗接代


雄蜂(Drones): 除了負責交配外則無所事是, 所以天冷時常會被掃地出門


工蜂(Workers): 都是母的且尾部帶刺, 負責採蜜, 飼養幼蟲


幼蟲(Larvae): 由工蜂餵養, 吃花粉(Pollen)或花露(Nectar), 然後吐絲變成繭(Pupa), 約過16~24天即變成成蟲(Imago)



蜂窩(Bee Nest): 是由樹皮或紙加上蜜蜂的唾液做成的, 因為很薄, 所以又稱Paper Nest



蜂巢(Bee Hive): 正六邊形, 由蜂蠟做成,幼蟲, 蜂后, 工蜂, 雄蜂都住在裡面.  曾有一位古希臘的數學家讚歎蜜蜂能夠很精準的把每一個六邊形都蓋的一樣大, 且正多邊形是符合"面積最大, 周長最小的原理". 另外在1999年9月, 加拿大環球郵報的一位記者曾經報導過: :「經過1600年努力, 數學家終於證明蜜蜂是世界上工作效率最高的建築者。」


參考網站:


http://pelotes.jea.com/honeybee.htm


 http://en.wikipedia.org/wiki/Hornet


http://www.vespa-crabro.de/baldfaced-hornet/baldfaced.htm


http://sphs.angeltowns.net/A_R_Wehrle/wasps/dmaculata.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鼓 的頭像
    大鼓

    白石小鎮

    大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